[教師資格證考試網]化學常識_2019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點.好學通為幫助學員順利通過考試,特別整理了《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備考資料、重要考點、必考重點供考生參考學習,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1.原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核和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它是化學反應的基本微粒,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 在公元前450年,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創(chuàng)造了原子這個詞語。 2.元素 縣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到2007年為止,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fā)現,其中94種存在于地球上。原子序數大于82的元素(即鉍Bi及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穩(wěn)定的,會進行放射衰變。原子序數在83以下的某些元素,如原子序數為43和61的元素(即锝Tc和钷Pm)沒有穩(wěn)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 3.分子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小單元,它是能夠獨立存在并保持物質原有的一切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分子一般由更小的微粒原子構成。按照組成分子的原子個數可分為單原子分子、雙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按照電性結構可分為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4.離子 離子是指帶電荷(hi、負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與分子、原子一樣,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之一。帶正電荷的離子稱陽離子,帶負電荷的離子稱陰離子。 5.化合物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作化合物。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化合物可分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或者高分子化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或者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等。 6.化學品 各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和混合物,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都屬于化學品。 7.化學鍵 化學鍵是分子內或晶體內相鄰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問強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統稱。8.分子間力 分子間力是不同分子之間的作用力,主要有氫鍵、范德華力、親水作用/疏水作用等,這種作用力比化學鍵弱,容易打開或重新組合,是形成分子空問排列和架構的重要作用力.是現代化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9.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是一種物質轉變?yōu)榱硪环N物質的過程.涉及分子中元素的交換和化學鍵的轉移、形成或消失。化學反應形成的改變既可令很多獨立的分子結合.也可將一個較大型的分子拆開成為很多獨立的小分子,甚至是同一分子內有原子移動,即使原子的數量沒有改變,但仍會構成化學反應。 10.質量守恒定律 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體系中,不論發(fā)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或者說,化學變化只能改變物質的組成,但不能創(chuàng)造物質,也不能消滅物質,所以該定律又稱物質不滅定律。 1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別的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不變。永動機是不存在的。 12.電荷守恒定律 電荷是物質的屬性,它不是憑空產生或消失的.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這就是電荷守恒定律。也可以表述為,在一個沒有凈電荷出入其邊界的系統,其中正負電荷電量的代數和保持不變。 三、天文地理學常識 1.太陽系 由太陽、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構成的天體系統叫太陽系。 在太陽系中。太陽是中心天體,其他天體都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繞太陽公轉。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銀河系 銀河系是一個由群星和彌漫物質集成的龐大天體系統。銀河系是我們地球和太陽所在的恒星系統,是一個擁有一兩千億顆恒星,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 3.光年 光年是天文學中常用的距離單位,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離叫光年。 4.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范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huán)流圈東移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qū)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fā)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 5.日食發(fā)生時間 日食只會發(fā)生在當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中問,并沿同一條直線排列時。這種條件只有當月球同太陽會合時才會具備.也就是在新月時(新月的第一天),此刻太陽位于月球軌道與黃道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的兩個交點之一,也就是位于月球切割黃道的兩個點之一。這就是日食只發(fā)生在月球新周期初始階段的原因。 6.海鷗識天氣 海鷗是海上航行安全的“預報員。如果海鷗貼近海面飛行.那么未來的天氣將是晴好的:如果它們沿著海邊徘徊,那么天氣將會逐漸變壞;如果海鷗離開水面,高高飛翔,成群結隊地從大海遠處飛向海邊?;蛘叱扇旱暮zt聚集在沙灘上或巖石縫里,則預示著暴風雨即將來臨。 7.極光現象 當太陽放射出來的大量帶電微粒射向地球時,受到地球南、北磁極的吸引,紛紛向南、北極地區(qū)涌人。所以,極光就集中出現于南、北極地區(qū)。 8.凍雨 凍雨是由過冷水滴組成,與溫度低于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jié)見到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低于0℃的雨滴在溫度略低于0℃的空氣中能夠保持過冷狀態(tài).其外觀同一般雨滴相同,當它落到溫度為0℃以下的物體上時,立刻凍結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稱為雨凇。嚴重的雨凇會壓斷樹木、電線桿,使通訊、供電中止,妨礙公路和鐵路交通,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 9.赤潮 近年來,我國渤海灣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現大面積的紅色潮水,人們稱這種現象為“赤潮。赤潮不是潮汐現象,也不像“黑潮那樣是海流運動,而是海洋中一種紅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條件下過度繁殖的生物現象。大量涌進海洋中的廢水、廢渣以及經大氣交換進入海洋的物質中,有些含有氮、磷等元素,屬于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素。因此浮游生物大量急劇繁殖,就使大海穿上了“紅裝。 10.流星雨 一種有成群的流星看起來像是從空中的一點中迸發(fā)出來,并散落下來的特殊天象。這一點或一小塊天區(qū)叫作流星雨的輻射點。輻射點是一種透視效果.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長線都相交于輻射點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 11.太陽風暴 這是一種稱為“太陽黑子的天文現象。太陽在黑子活動高峰階段產生劇烈爆發(fā)活動,爆發(fā)時釋放大量帶電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嚴重影響地球的空間環(huán)境,破壞臭氧層,干擾無線通信,對人體健康也有一些危害。 12.潮汐現象 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亮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習慣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漲落稱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動稱為潮流。潮汐是沿海地區(qū)的一種自然現象。 以上學習資料均來源于網絡,若內容與教材有所差異請以教材或老師課堂所講內容為準!更多信息可登錄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查看或咨詢網校在線客服!